1. 电热温床 电热温床主要靠电热线对苗床加温,其可自动调控,保证温度、均匀,安全可靠,省工省力,出苗整齐、健壮。在电力有保障的地区应用非常方便。苗床可直接采用阳畦,也可在塑料大、中棚及日光温室栽培床上就地铺设电热线,其上再复扣小拱栅,增温保温效果更佳。因此,后者应用更为广泛,首先挑选电热线。目前多选用北京电线厂生产的 NQVN0.89农用电热线,每根长160米,功率为l 100瓦和上海农业机械研究所实验厂生产的DV系列电热线,长度为 60~120米,功率为800~1 000瓦。具体应根据苗床面积选择电热线,确定其功率。北方地区每平方米苗床功率80~90瓦;南方60~70瓦即可。西瓜育苗宜选用电压为220伏,电流 4安,功率800瓦,长度100米的红色或黄色电热加温线。布线前,按苗床长度和宽度计算好100米长的电热线在苗床内布线行数和布线间距,布线间距一般为8~10厘米。以7米长、1.2米宽苗床为例,布线间距平均8.5厘米计算,可布14行。为保证苗床温度均匀,布线时边缘两条线的间距可适当缩小2~3厘米,中间间距适当大些。具体布线方法为:先将一些长10厘米、粗0.8厘米小木棍按计划好的间距,在苗床两端插至木棍离地面仅剩1厘米左右为止。然后先从苗床一端开始,将电热线的一头固定在木棍上,将线拉到苗床另一端,绕过边角上两个木棍后再拉回来挂住两根木棍,如此反复进行数次,直到布线完毕(图4-2)。布线时要求电热线拉紧拉直,小得交叉、重叠和扎紧使用,两头引线应留在苗床的同一端,便于连接电源。线布好后,上盖2厘米厚细土,覆土时应将引线留在外面,接头须埋入土中。接通电源,检查通电是否正常。若正常,可切断电源,在苗床内装营养钵以备育苗。播前接通电源,温度升至30℃时即可播种。育苗完毕,从土中取出电热线,注意要轻轻抽出,禁止硬拔硬拉,更不可用锄铲挖掘,以免断线或破坏绝缘,影响使用。
2. 酿热温床 温床建造与冷床相同,长宽也相仿,深度较深,达50~60厘米。床坑底部挖成南深北浅,中间凸起,似半圆形,以便近南北墙二侧填充酿热物较厚,从而保证整床土温一致。酿热物多用70%新鲜骡马粪与事先粉碎好的 30%麦秸或稻草,填充厚度为30~35厘米左右,每平方米床面需新鲜马粪65公斤,麦秸或稻草为30公斤左右。北方寒冷地区及气温较低季节适当厚些,反之稍薄即可。具体填充方法为:播前一周,在床四角各立一根30厘米长玉米秸作填充酿热物厚度标尺,以床长7米、宽1.2米、酿热物厚度30厘米的苗床为例,约需新鲜马粪650公斤,麦秸为300公斤,温水为 200公斤。马粪和麦秸各分二层踩入,最上层应是马粪。即先将所需麦秸总量的一半,约150公斤铺入床坑底部,喷洒所需温水总量的1/5,约40公斤,喷水要均匀,以湿透麦秸厚度的1/3为宜。接着铺一层马粪,也为总量的一半即325公斤,再喷洒温水40公斤,喷水量以脚踩马粪层、鞋印微出水为宜,然后用脚全面踩一遍。其上再铺剩余麦秸,再喷40公斤温水,最上层铺入另一半马粪,并将剩余80公斤水喷洒于马粪上。酿热物含水量65%~70%较宜。填充完毕,畦面整干,踏实,上覆盖2~3厘米土,撒入25%敌百虫粉与土拌匀,防止地下害虫为害。酿热物铺好后盖上塑料薄膜,密闭4~5天,增温保温,当床内温度稳定在25~30°c时即待播种。酿热物不宜踩得过实,否则温度上升慢,影响正常育苗;若装钵前床内温度过高,可踏紧踩实,当温度稳定时再装钵播种,若播后床温过高,可在苗床两端各插入直径4~5厘米粗的空心竹管或硬塑料管,然后用水壶向管内灌入适量冷水,以降低温度,但一次灌水量不宜过多,以防降温过度。